水力负荷这是重要的一条,需要循序渐进。水力负荷太低,会导致大量分散污泥过度生长,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会导致污泥膨胀。但水力负荷过大,会对颗粒污泥造成剪切并会剥落未聚集细胞体的胞外多糖粘滞层而阻碍粘附聚集。因此,在启动初期,应采用较小的水力负荷(0。05-0。1m³/㎡•h)使絮体污泥能够相互粘结,向集团化生长,有利于形成颗粒污泥的初生体。
当出现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负荷至0。25m³/㎡•h以上,可以冲走部分絮体污泥,使密度较大的颗粒污泥沉降到反应器底部,形成颗粒污泥层。为了尽快实现污泥颗粒化,把水力负荷提高到0。6m³/㎡•h时,可以冲走大部分的絮体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负荷不能过快,否则大量絮体污泥的过早淘汰会导致污泥负荷过高,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颜色:活性良好的厌氧颗粒污泥呈黑色,有明显光泽;活性差的污泥颜色发灰,缺乏光泽。颗粒度:活性良好的厌氧颗粒污泥粒径一般在0。5~2mm,大小均匀。造纸厂的厌氧污泥粒径通常会稍稍大一些。弹性;用手按压厌氧污泥时,能够感受到厌氧污泥有轻微的弹性。VSS/TSS:TSS和VSS分别是指单位体积的污泥中,总固体和挥发性固体的质量。VSS/TSS通常在0。7~0。75。
进入厌氧池消化降解废水的混合液浓度不大于COD5000mg/L,并按要求控制进水,低的COD负荷为1000mg/L。进液浓度不符合应进行稀释。惰性颗粒作为菌体附着的核,对颗粒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投加活性炭可大大缩短污泥颗粒化的时间;在投加活性炭后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并使反应器运行更加稳定。颗粒污泥的特殊结构和处理效果,对于培养、运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我们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就从一些颗粒污泥法的基础环节入手,带你了解叫环保人又爱又恨的颗粒污泥。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厌氧颗粒污泥厂家的安徽浪迅于2025/5/8 14:09:3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xuancheng.mf1288.com/ahlangxun-2860907868.html